首页 > 全飞秒

全飞秒摘镜,真的更好吗?

大家总在说的近视手术,其实,并不是只有一种。激光有好多种,目前临床比较常用的激光摘镜手术其实有三种,从准分子,到半飞秒,再到全飞秒。

由于全飞秒出来的时间晚一些,并且价格贵很多,所以大家通常就会觉得,那是不是全飞秒就更好呢?

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飞秒激光

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,在准分子后,又有一种新型的超短超快激光——飞秒出现并开始应用于各个领域。简单来说,飞秒的特点,就是超短脉冲,对周边可以正确到0.1mm的精细切开,并且对周边组织损伤小。

在飞秒开始应用于摘镜手术的时候,手术方式类似于准分子(LASIK),先做角膜瓣,然后用飞秒制作透镜,把透镜取出来,再把角膜瓣盖回去,也就是我们说的半飞秒。

后来,取消了角膜瓣,只是在角膜边做一个小切口,然后用飞秒扫描制作一个透镜,再从这个透镜从小切口取出来,这个手术就叫做飞秒小切口角膜微透镜取出术,英文名字简称为SMILE(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),也就是大家说的全飞秒。

那么全飞秒是不是真的就更好呢?

1.手术效果

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全飞秒对近视有着较好的矫正效果。不过术后短期视力恢复可能比LASIK要慢一点,但是从长期来看,矫正效果还是很稳定的,出现视力回退的很少。

但是和别的手术一样,全飞秒对散光的矫正效果也不是特别好,并没有明显的优势。一般在术后,可能会残留一点散光的度数。可能是和激光的切削偏移、术后角膜的炎症反应以及患者术前的散光度数有关。通常是术前散光度数越高,术后出现残留度数的可能性越大。

除了散光度数,全飞秒术后可能会导致高阶像差的增加,但是会比LASIK术后的好一些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,会逐渐减少。通过优化手术的切口方向和光学区大小,可以减少像差的影响。从对比敏感度来看,全飞秒术后早期会下降,一般在术后6个月左右会恢复到术前水平。

2.并发症

干眼

这是常见的并发症。

由于全飞秒创口更小,更好地保持了角膜结构的完整性,减轻了角膜神经的损伤和术后的损伤愈合反应,因此干眼发生率、程度都要更小,恢复的相对也会更快。一般在术后3个月基本就能明显恢复,术后6个月基本就能恢复到术前水平。

由于全飞秒缺乏主动跟踪系统,就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切削中间与光学中间的偏离,而这种偏离可能会导致出现术后的散光、高阶像差,使得对比敏感度下降,还可能引起看东西重影等。

弥漫性层间角膜炎(Diffuse lamellar keratitis,DLK)

这是一种非炎症性非感染性的角膜炎症,通常表现为角膜出现细小的白色颗粒样混浊。目前研究结果显示,和其它激光相比,全飞秒术后出现这个炎症的可能性较低。并且可以进行,一般程度较轻的对术后视力基本没太大影响。

整体而言,目前全飞秒的有效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同,但是对散光的矫正效果还是不太理想,并且似乎也没有证据表明,全飞秒术后的长期效果就比LASIK的好,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。

不过,不管选择哪种手术方式,重要的还是要考虑清楚,是不是真的想做手术,并且一定要做详细的术前检查,明确你的眼睛状况是否合适手术,再要和手术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。

五心服务

点击咨询更多

【温馨提示】更多眼睛问题,欢迎点击在线咨询,或者直接关注北京华德眼科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:HDEYES,网上预约,享更多优惠!详询电话:010-65863787。

上一篇:北京做近视手术,去哪里比较好?

下一篇:近视手术有“副作用”吗?

专家推荐:想了解更多?问专家

手机挂号